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>文化理念 >>医院文化 >>医院人文 >> 正文

文化理念

医院人文

绿色足迹

发布时间:2014-08-21 浏览次数:
字号:
+-14

 

  600天前,我推着治疗车穿梭在输液室大厅里,耳边不停地传来孩子的哭闹声和“护士,换瓶”的呼唤,很是茫然:妈妈会心疼孩子稚嫩的皮肤被透明胶贴粘的发红冲我发脾气,有些失落;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会夸我针打得不疼,暗自欣喜;经常打针的年轻人还会在我休班的时候向同事打听我,倍感欣慰。有天中午,一位正在静滴左克的中年人捂着肚子,看起来有些不适,因左克会有刺激胃肠道的副作用,我忙把滴速调慢,把自己午餐里的馒头给他一个,吃过后他脸色好了些,便连声道谢。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又在输液室碰到他,“我很感谢你们这的一个护士,那天我在这打针,饿的难受,她给了我一个馒头吃,一个馒头胜过请我吃一顿排骨。你们都穿着绿色的护士服,又戴着口罩,我没看清她的模样,名字也不知道”。心里有些酸,却又甜。

  500天前,怀着忐忑的心,在抢救室看护着身旁随时需要抢救的垂危病人。耳边不停地回响着心电监护报警的声音,呼吸机送气的声音,心肺复苏机复苏的声音,还有不时由微弱变高亢再变低沉的急救车的鸣笛,仿佛这里就是一道生死门,恨自己抓不住死神的手。贪玩的小男孩荡秋千摔下来造成颅脑损伤,失去自主呼吸,家人呼唤等待了很多个日日夜夜,也无可挽回。看着年幼的孩子饱受着病魔的折磨,他们为他选择了解脱。当小男孩拔掉气管插管、撤掉呼吸机的时候,年轻的父母还不停地感激我们对孩子的照料。日夜坚守着遭受复合伤的大爷,积极联系着救命的血浆红细胞,难建的静脉通道焦灼着每个人的心。好不容易劝说家属做深静脉置管,大半夜请来了医生,一切就绪,然而家人又拒绝了,拯救生命的通道又断了,我们无可奈何!去南方办案归来的民警,突发心前区疼痛,立即吸氧、监护、做心电图,高度怀疑心梗,半小时后心梗三项结果确诊,进行碘过敏实验、备皮,带上除颤仪和急救箱,紧急前往介入中心。施工中不慎从架子上坠落的小伙子,颅脑损伤,昏迷中不知道怎样来到抢救室,又怎样进入手术室,又怎样辗转到ICU。直到到了病房,睁开双眼,他又回归了这个温暖的世界……

  300天前,淡然地忙碌在病房,从晨护开始认识每位病人和家属,为他们介绍疾病和药物的知识,巡视病房中的点点滴滴,让我们从陌生变得熟悉。久卧床榻的老人记住了我的名字,煞白的脸色露出了红润。从家人搀扶来到病房,到精神饱满地离开,一个个场景犹如古老影片,历历在目。急性心梗的患者度过了危险期,糖尿病酮症的患者控制住了血糖,哮喘的患者获得了平稳呼吸,慢阻肺的患者拿到了好转的血气分析结果,肠梗阻的患者过渡到了正常饮食,胆囊炎的患者不再腹痛,一摞摞化验检查单、护理记录单记录着救治患者的过程,也承载着我们的付出。

  今天,我依然着一身绿衣,匆忙而无声,承载着生命的希望,走在人生的旅途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(作者:辛颖   原载院报2013年7期)

" class="hidden">风车动漫